室外教学
在数学的日常教学中,多数都在室内进行,而我们发现,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室外教学,更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热情。
以长度单位“厘米和米”为例,我们都知道这个部分的教学,单位换算不是难点,难点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知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长度单位,我们采取了室外教学模式。
多彩的室外数学课堂
让我们把镜头对焦南通诺德安达学校开设的有趣室外数学课堂吧!
空间上的自由,让孩子们更便于活动,他们更自如地感受着自己的一拃、一脚、一步、一庹到底有多长,如何使用“身体尺” 去估计身边事物的长度,他们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步伐去感知老师办公室的窗户大概有多长,我们的活动区域大概有多宽…..
由于更改了上课模式,增加了孩子们与环境之间的联系,在空间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,孩子们显得很活泼,学习积极性高涨。每个孩子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欣喜和好奇,对这节课的课程内容格外关注,就连平时性格比较内敛文静的同学,也积极地跑来测量和感知“身体尺”。
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怎么评价这堂教室外的数学课吧!
“我最喜欢的一节课就是测量单位的数学课了,老师告诉我,我的身高是140厘米也就是1.4米,于是我跑去量了一下我们用的课桌,它才到我腿那里,那可能只有一半不到的我那么长,所以应该是60厘米吧。老师看起来比我高了好多,我觉得老师应该有160厘米呢。但是我们小学校长看上去比我高好多好多呢,不知道是不是有两米呢,我要思考一下怎么测量他的身高呢?
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了,脑子也跟着动了起来。